9月19日下午,由科大訊飛聯(lián)合未來論壇共同發(fā)起的“追星就追科學家”校園公益科普活動,走進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惠澤高級中學。在這個秋意漸濃的季節(jié),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生命有機磷化學及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磊,與來自連云港灌南縣惠澤高級中學的學生們一起,探索生命之源——蛋白質人工合成的奧秘。在本次活動中,灌南縣科學技術協(xié)會和灌云科技館共同支持,為學生們搭建了一個與科學零距離接觸的平臺,感受科學的魅力。
從費歇爾的氨基酸理論,到中國老一輩科學家等人在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突破,再到梅里菲爾德基于固相化學反應的機器合成方法的創(chuàng)新……劉磊以一段引人入勝的歷史回顧作為開場,講述了蛋白質研究的關鍵意義以及其在生物醫(yī)藥和新材料科學中的潛在應用。
人類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機體所有組織細胞的重要物質基礎。蛋白質人工合成的突破,將極大改變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方式。蛋白酰肼連接反應的發(fā)現,建立了蛋白質化學合成新方法,推動蛋白質化學合成進入超越500氨基酸新時代,意味著61%的人體內蛋白質已經能夠不依賴生物途徑而人工合成。
課堂上劉磊用深入淺出的語言介紹自己在蛋白質合成領域的經驗和見解,并在演講中穿插了許多生動有趣的例子來說明復雜的科學原理,讓學生們直觀感受到科學的魅力。他還鼓勵學生們積極思考、勇于探索。
“化學反應的條件非常嚴苛,在實驗過程中是怎么做到精準控制的?”在互動環(huán)節(jié),同學們向劉磊提出關于蛋白質合成發(fā)展的問題。“我覺得這有一定的科學偶然,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上發(fā)生的事都是順理成章的,那這就不是科學探索的態(tài)度。你要覺得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是不可思議的,它會驅使你去學習,找到原因,找到解釋,去實驗,去鉆研?!眲⒗谡f道。
現場,灌云科技館還為同學們帶來了《角動量 守恒有道》《密度分層大挑戰(zhàn)》兩場精彩的現場實驗秀,不僅為同學們普及了寶貴的科學知識,更是激發(fā)了他們對科學的熱情和興趣。
隨后,劉磊代表未來論壇向連云港灌南縣惠澤高級中學贈送《“未來”科學家》系列叢書,鼓勵學子們培養(yǎng)科學思維方式,永葆科學好奇心。
“追星就追科學家”是科大訊飛攜手未來論壇持續(xù)開展的科普公益活動,通過學子們和“全球最頂尖的大腦”對話,掀起尊重科學、崇尚科學、探索科學的風潮??茖W家們在孩子們心中播下的種子,將在未來生根發(fā)芽,照亮他們光明的科學探索之路。
運營機構:鄂爾多斯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會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務電話:0477-8394929